近日,海南大學李松院士工作站(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的朱新傑副教授團隊,在Chemistry Europe出版集團旗下的經典期刊ChemBioChem上發表了标題為“A dual bispecific hydrolysis peptide-drug conjugate responsive to micro-acidic and reduction circumstance promotes antitumor efficacy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論文。文中設計并構建了一種能夠對腫瘤微環境(弱酸性及還原性)雙特異性響應水解釋藥的多肽偶聯藥物PAP-SS-PTX,并探究其在三陰性乳腺癌治療中的作用機制。

化學藥物療法是腫瘤治療中應用最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段。然而,化學治療藥物多存在“脫靶效應”,導緻化療過程中常常伴随着不良反應。傳統化療藥物雖然具有廣譜的抗腫瘤作用,但該藥物存在水溶性差、代謝快、靶向性低等不足,使其臨床應用受到限制。
研究團隊通過二硫鍵和酯鍵将PAP肽與PTX相偶聯以構建PAP-SS-PTX,提高了PTX分子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在腫瘤微環境中PAP-SS-PTX在微酸以及還原性雙重刺激下釋放活性藥物分子紫杉醇(PTX),抑制細胞内CDK4/6以及組蛋白甲基化的水平,發揮抗腫瘤效果。
首先,研究團隊設計合成了含有二硫鍵/酯鍵連接子的PAP-SS-PTX。在體外模拟腫瘤微環境中,PAP-SS-PTX能夠雙特異性響應水解并釋放活性藥物PTX分子。其次,進一步的體外研究表明,PAP-SS-PTX能夠在還原性條件下發揮出更強的細胞毒性。最後,在三陰性乳腺癌動物模型上,PAP-SS-PTX能夠顯著性抑制腫瘤的生長,延長小鼠的生存期,發揮良好的抗腫瘤效果。該研究為抗腫瘤前體藥物的設計與開發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海南大學院士工作站(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的朱新傑副教授為該論文的唯一通訊作者,21級碩士研究生湯婷婷與22級碩士研究生劉乃瑜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團隊的王玲娟與左凱月同學為本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海南大學生物與醫藥工程學院的王小俊研究員為本研究的動物實驗給予了幫助。該研究得到了海南大學科研啟動基金(KYQD(ZR)-21109)和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824QN246)的支持。
原文鍊接:https://doi.org/10.1002/cbic.2024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