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标
本微專業旨在通過“項目制”實踐教學與學科交叉融合,培養具備以下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u 技術能力:掌握生物醫藥領域前沿技術(如AI藥物設計、核酸藥物開發等)及科研創新方法。
u 管理能力:熟悉生物醫藥企業管理規範、投融資風險及市場營銷策略。
u 創新創業能力:通過高水平競賽和創業實踐,提升邏輯思維、團隊協作及成果轉化能力。
u 社會責任感:聚焦自貿港建設需求,推動熱帶藥用資源開發及醫療技術創新,服務人民健康。
二、培養模式和學分要求
u “理論+實踐+競賽”三位一體:以項目為核心,結合理論學習、實踐操作和競賽演練。
u 小班制教學:實踐課程采用小班分組,每班不超過15人,确保個性化指導。
u 校企協同:邀請生物醫藥企業高管、投資人參與授課,推動産學研結合。
u 學分要求:共14學分,包括課程學習和第二課堂活動。
三、課程體系
1. 核心課程
課程名稱 | 教學内容 | 考查方式 |
生物醫藥交叉前沿 | 案例教學:AI藥物設計、核酸藥物開發、傳統藥物現代化等前沿領域 | 小組答辯 |
醫藥經濟與企業管理 | 混合式教學:生物醫藥産業鍊分析、企業戰略管理、投融資風險評估 | 商業計劃書 |
創新創業邏輯與技巧 | 競賽思維訓練:項目選題、路演技巧、知識産權布局 | 模拟競賽路演 |
醫藥創新實踐 | 項目制實踐:圍繞重點培育項目開展實驗設計與研發 | 實驗成果展示+ 項目中期/結題報告 |
生物醫藥創業實踐 | 創業模拟:團隊組建、融資方案設計、産品市場化策略 | 創業計劃書 |
生物醫藥創賽模拟 | 實戰演練:針對“挑戰杯”、“互聯網+”等賽事,完成項目優化與路演 | 競賽獲獎等級 導師綜合評價 |
2. 第二課堂
· 必修活動:參加至少2次高水平學術講座或企業參訪(如海南科技園、生物醫藥企業等)。
· 選修活動:自主參與創新創業競賽、成果轉化路演或公益醫療項目。
四、實踐項目與競賽
1. 項目制實踐
o 項目選擇:學生重點培育項目中任選1項(如“AI驅動藥物智能創制平台”、“熱帶果膠醫用産品開發”等)。
o 導師匹配:每項目配備1名創新導師+1名創業導師,定期開展聯合指導。
o 成果轉化:優秀項目可申請孵化基金,優先入駐海南大學科技園。
2. 創新創業競賽
o 賽前培訓:由競賽專家提供“一對一”輔導,優化項目邏輯與展示形式。
o 資源保障:學院提供實驗平台和部分經費支持。
五、師資團隊
· 核心師資:
o 羅海彬教授等(新藥研發):講授“醫藥創新實踐”課程,主導1-2項重點培育項目。
o 張磊教授等(創新創業):負責“創賽模拟”課程,指導學生沖刺國家級競賽獎項。
o 王鑫教授(成果轉化):講授“創業實踐”課程,分享藥物臨床轉化與融資經驗。
· 企業導師:邀請生物醫藥企業高管、資深投資人參與實踐課程設計與評審。
· 其他導師:具主持國家級項目經驗、或具指導學生參加國家級競賽獲獎的老師。
六、考核與證書授予
1. 考核要求:
o 實踐項目通過結題評審,第二課堂活動達标。
o 參與至少1項省級以上創新創業競賽并提交完整參賽材料。
2. 證書授予:
o 完成全部學分并通過考核者,由海南大學教務處頒發證書(待定)、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出具學習證明(成績單等)。
o 優秀學員可獲“醫藥創新之星”稱号,并推薦至知名藥企或投資機構實習。
七、時間安排
· 2025年春季學期:開設理論課程(生物醫藥交叉前沿、醫藥經濟與企業管理、創新創業邏輯與技巧)。
· 2025年夏季學期:開展實踐課程(創新實踐、創業實踐、創賽模拟)及項目孵化。
· 寒暑假集中授課:利用假期完成高強度實踐訓練及競賽備戰。
以實踐之汗水,澆灌創新之花,培育創業之才!
歡迎加入《醫藥創新與拔尖創業》微專業,助力自貿港生物醫藥産業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