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新傑 理學博士 副教授 碩士生導師
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藥學、生物與醫藥。
郵箱:zhuxj@hainanu.edu.cn
實驗室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科技城
1.教育背景
2016年9月-2021年7月 北京大學 化學(化學生物學) 理學博士(碩博連讀)
2012年9月-2016年6月 黃岡師範學院 化學系 理學學士
2.科研情況
主要從事抗腫瘤、抗病毒以及分子機制相關的研究。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面上項目)以及基礎加強計劃重點基礎研究項目等重大科研項目。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4篇,其中含中科院大類一區(Small,IF=15.153)唯一一作論文1篇,該成果作為Small期刊的内封面刊登,并被Science Advanced News進行了重點報道,中科院大類二區Top期刊(IF=8.786)共同一作且共同通訊論文1篇,中科院大類三區(IF=4.98)共一第一作者論文1篇等;參與發表SCI論文(中科院大類一區,影響因子8.46;中科院大類二區Top期刊,影響因子8.786)2篇;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導師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
3.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基于納米材料的抗腫瘤、抗病毒、疫苗研發及其分子機理研究相關的工作。
4.代表性項目
[1] 2018ZX09711003-011,基于基礎表觀遺傳應急醫學藥物快速發現及關鍵技術平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2018年1月-2020年12月,660萬,參與,項目負責人:林堅,已結題。
[2] 81970890, 人工耳蝸場電位誘導幹細胞SGN富集增效改善WS耳聾豬聽功能的機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面上項目),2020年1月-2023年12月,55萬,參與,項目負責人:陳偉,在研。
5.代表性成果
1)Yin Y, Gu FF, Zai XD, Li RH, Zhu XJ, et al. A novel built-in adjuvant metallothionein-3 aids protein antigens to induce rapid, robust, and durable immune responses.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2). doi: 10.3389/fimmu. 2022.1024437(中科院大類醫學二區Top期刊,影響因子8.786, In press)
2)Wang LJ#, Tang TT#, Zuo KY, Zhu XJ* and Zhong W*. The Applications of Protein Nanomaterials in Cancer Therapies. Nov Appro in Can Study (2022) 7(2). NACS. 000658.(共同通訊作者)
3)Li R, Zhu X#,*, Zhou P, Qiao Y, Li Y, Xu Y, et al. Generation of a High-Affinity Nanobody Against CD147 for Tumor Targeting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Through Conjugating Doxorubicin.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2) 13. doi: 10.3389/fimmu. 2022.852700.(中科院大類醫學二區Top期刊,影響因子8.786,共同一作且共同通訊作者)。
4)Zhu XJ#, Feng JQ#, Zheng MZ, Yang ZR, Zhao L, Zhang W, et al. Metal-Protein Nanoparticles Facilitate Anti-VSV and H1N1 Viruses Through the Coordinative Actions on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and METTL14. Macromol Biosci (2021) 21(4):e2000382. doi: 10.1002/mabi.202000382. (中科院大類三區,影響因子5.859,共一第一作者)。
5)Chen L, Zeng D, Xu N, Li C, Zhang W, Zhu X, et al. Blood-Brain Barrier- and Blood-Brain Tumor Barrier-Penetrating Peptide-Derived Targeted Therapeutics for Glioma and Malignant Tumor Brain Metastase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45):41889-97. doi: 10.1021/acsami.9b14046. (中科院大類一區,影響因子10.383,排名第六)。
6)Zhu XJ, Li RF, Xu L, Yin H, Chen L, Yuan Y, et al. A Novel Self-Assembled Mitochondria-Targeting Protein Nanoparticle Acting as Theranostic Platform for Cancer. Small (2019) 15(2):e1803428. doi: 10.1002/smll.201803428. (This paper was selected by Small as Inside Front Cover and highlighted by Science Advanced News) (中科院大類一區,影響因子15.153,獨立一作)。
7)林堅; 朱新傑; 徐良; 陳龍; 許諾, 一種靶向線粒體的自組裝蛋白質納米顆粒的制備與應用,2020-10-27, 中國, ZL201811336263.4.(排名第二,導師排名第一)
6.榮譽獎勵
[1] 2013年9月:校級三好學生
[2] 2013年11月:國家勵志獎學金
[3] 2014年9月:校級優秀學生幹部
[4] 2014年11月:國家獎學金
[5] 2015年5月:化工魅力學子
[6] 2015年5月:魅力學子“入圍獎”
[7] 2016年4月:魅力學子
[8] 2019年9月:博士研究生校長獎學金
[9] 2020年12月:北京大學2019-2020年度百佳志願者
[10] 2020年12月:北京大學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