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團隊負責人介紹

王鑫 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抗病毒藥物、免疫調節藥物和核酸藥物開發研究。複旦大學微生物學博士,其後在UPenn和Cleveland Clinic從事感染與免疫相關研究。2017年9月加入中國海洋大學,任教授,兼崂山國家實驗室新藥平台副主任。2023年3月正式加入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近5年課題組以第一/通訊在PNAS、Science Immunology等雜
志發表SCI論文近20篇,篇均影響因子13.6,單篇被引用超過500次,兩篇論文入選F1000數據庫。
學術榮譽
1) 國際細胞因子與幹擾素協會Milstein旅行獎(2016)
2) 克利夫蘭基金會卓越研究獎(2017)
3) 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019)
4) 青島市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019)
5) 戈登貝爾新冠特别獎(入圍,2021)
6)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傑青基金(2023)
代表性成果應用
1) 抗乙肝藥物MBW1905(臨床,CXHL2400028,CXHL2400027)
2) 抗HPV婦科凝膠(上市,魯械注準20232180650)
3) 新冠治療藥物雙嘧達莫(完成臨床研究)
4) 廣譜抗冠狀病毒藥物LH14(13563例臨床,Nature,revision)
5) 抗敏化合物阿莫鈉(轉化企業)
代表性科研項目
1) EGFR介導的STING酪氨酸磷酸化修飾在STING信号轉導通路中的作用(國自然青基),25萬;
2) 功能元件導向的深海微生物抗感染先導化合物靶向發現與理性智造(國自然區域聯合基金),72萬元;
3) 海洋源溴酚-吡唑啉類廣譜抗冠狀病毒候選藥物的開發和多機制協同作用研究(國自然科學中心項目),68萬元;
4) 應對2019-nCoV的海洋藥物研發(國家實驗室主任基金),100萬元;
5) 抗乙肝病毒藥物BMW1905系統臨床前研究(成果轉化),760萬元。
2團隊介紹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團隊基于“原代細胞/類器官”和“新型固态遞送系統”兩大核心技術,交叉運用計算機、生物技術、化學、材料科學和藥學多領域新進展,建立抗病毒藥物高效發現技術體系,并積極開展藥物靶點發現和作用機制研究。基于前期積累,團隊的研究已形成“臨床-實驗室-臨床”的閉環,具有鮮明特色。團隊科研方向以臨床需求、市場需求和自貿港需求為導向,重視海洋資源和熱帶資源高值利用。近年來,基于自主創新遞送平台和理論創新,重視核酸藥物和多糖藥物等高分子物質的藥學應用研究。
3團隊成員
王 陽 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有機化學專業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附屬第二醫院博士後,2024年3月入職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個人郵箱:wang-yang@hainanu.edu.cn。從事應用化學工具研究和調控核酸結構與功能,特别是在細胞内精準控制功能核酸發揮作用和核酸藥物研發的相關工作。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1項;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CCS Chem., Chem. Sci., Chin. Chem. Lett., Chem. Commun.等雜志發表多篇論文。
個人主頁:/info/1029/5593.htm
4團隊研究方向
1) 小分子抗病毒藥物(冠狀病毒、流感病毒、HBV、HPV等)開發;
2) 抗病毒多糖藥物作用靶點、作用機制研究及臨床應用;
3) 核酸藥物開發、核酸藥物代謝及核酸藥物臨床應用;
4) 環境痕量病原體高敏檢測技術開發。
5團隊核心技術

原代細胞/類器官藥物研究模型 RNA藥物固态遞送技術平台
